第007章 求是,唯实(上)(1 / 2)

宦海龙腾 云无风 3271 字 5天前

萧老的讣告,终于不同于“历史”,曾经“杰出的马列主义者”变成了“伟大的马列主义者”,曾经“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变成了“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曾经没有提到过他对军队的贡献,如今却将他当年在东北时曾经被中央临时授予中将军衔,为东北我军后勤保障的巨大贡献提了出来,每一句讣告都是“全党全国全军”,可谓极尽哀荣。

逝者如斯,活着的人却连这样的“机会”都不能放过,这就是政治家庭的悲哀和无奈。萧老逝世的次曰,党内最重要的理论杂志《求是》和以萧老名言为名的江东省著名党刊《唯实》,同时发表了华共十六届中央委员、华共江东省委副书记、华共江东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萧宸的署名文章《脚踏实地,多干实事》。如同这个朴素的名字一样,这篇文章一改过去萧宸发表文章那种锐利笔锋,用词朴实无华、观点中正平和,甚至有不少熟悉萧宸的领导干部看了都感觉可能有捉刀人存在。如果说以前萧宸用的是独孤求败的第一把宝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那么他现在已经在尝试着使用杨过后来使用的那把“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的玄铁重剑了。

萧宸在文章中说,领导干部抓工作的落实是在干成事中反映出来的,事业的成功是在干成事中表现出来的,实践中创出来的政绩是在干成事中体现出来的,开拓创业的功绩是在干成事中展示出来的。离开干成事、脱开干成事、丢掉干成事,领导干部则无所取、无所得、无所为、无所有、无所绩。这就是说,能否干成事是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品德、水平、政绩的一个综合评定、检验、考察、鉴别。作为领导干部既要把干成事作为目标、责任、要求、目的,又要把干成事作为官德、品行、品质、品位。领导干部的称职不称职,威信高不高,以及威望的大与小,不在于官有多大,位有多高,权有多重,而在于为党、国家、人民干成了多少事,干出了多少大事。所以说,评价、评论、评绩、评功领导干部的奉献、功绩、业绩、功劳,要以干成了多少事为标准、为尺度、为镜子。那么,在新的形势下,领导干部怎样才能成为干成事的表率呢?

要干成事必须想干事。想干事,是干成事的前提、基础、保证。干成事,依靠的、取决于想干事、事在人为。在内心里对事业有多么大的想法、就会有多种的做法、干法,通过努力就可以取得干成多大事的成就、效果、效益。在这里,想干成事是对干成事的心理萌生、思想构思,是干成事的动机、动因。不过,由想干事到干成事,这里有一种精神、有一种态度、有一个过程,它需要三种意识去支配、去支撑、去运作。

一是使命意识。人生不仅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使命。真正的人生,既要顽强的学会生存,更要责无旁贷的肩负起使命。生命因为有了使命才能升华,历史因为有了使命才会前进。想干事,需要使命意识去督促、去促使、去促进、去促成。这是因为,使命催生责任,责任焕发激情,激情激励奋斗,奋斗成就大业。有了使命感,在想干事中干成事,就能靠高度的责任心“干”出来,靠开拓创新的精神“闯”出来,靠以身作则的精神“带”出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平凡工作中尽职尽责。这是因为,有了使命感,就能在新的起点上肩负起重任,焕发出新的作风,用奋斗磨砺意志,用艰辛播种希望,用奉献点缀辉煌,展现岗位的风采。

二是加压意识。想干事是一种自我加压、永不言止、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俗话说:“饥饿的人消化快,挑担的人脚步快,冷静的人应变快”。领导干部能在所干的事业上自我加压,就能真抓实干,加压奋起,出活力、有生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想干事、干成事,坐而论道不行,空喊口号不行,幻想天上掉馅饼更不可能,唯一的途径是自我加压,自立自强,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改变面貌。在自我加压中,只要有利于发展的事,看准了就先干起来,政策之内抢着干,政策之外探索干,在干的过程中统一认识,在干的过程中转变机制,在干的过程中锻炼队伍,在干的过程中出政绩。

三是动力意识。想干事、干成事,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意识在萌动、驱动、驱使。有了这种动力促使人就有想干事、干成事的自觉姓、主动姓、坚定姓。为什么?有自我动力意识的人,他们的精神支柱是:有一种信仰坚定着,就是马列主义指引航程;有一个信念固守着,就是热爱祖国对党忠诚;有一个信仰遵循着,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一个信心强化着,就是为群众办事不怕千难万苦。这种有内在动力的人,他们往往是两眼不观身外事,一心吹奏动人音;人生路上业为主,坚定信念力求成;成事秘诀何处寻,内在动力是根本。

二、要干成事必须敢干事。干成事,关键在于敢干事。具体讲,就是把敢干事的精神内化为敢作敢为的实践,能够敢于突破墨守成规的思想,敢走新路;敢出实招,拿出勇气干事业;敢谋大事,敢于碰硬,敢于负责,知难而上,顶着压力冲,放开手脚干,把工作精神、干劲、冲劲、虎劲,展现在对棘手问题的处理、解决、化解的过程之中。具体讲,有三种气慨。

一是勇气。勇气来自于何处?来自对党、对事业、对人民的忠诚。具备了这种政治品德,就有敢干事的气派、雄心、壮志。在实际工作中,也就敢担风险,敢干成事。因为在内心里、口头上、行动中牢记的是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一切,做到平时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候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得出来。有了这种胸怀、精神、品质,就有了不怕困难、敢为人先、敢干事的勇气、力量,就会自觉地谋划工作、推进发展,不把眼光局限于本部门、本单位,不满足于眼前取得的一点小成绩,而是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审视自己,在更广的空间中寻找定位,着眼跨越式发展,只争朝夕的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工作思路上不“守成”,在事业发展到上不“守等”,在服务大局上不“守旧”。摆正位置,明确方向,不懈努力,真正做树率先之志,激率先之情,作率先之策,创率先之业,争率先一流。

二是胆略。敢干事,并能干成事,这是一种胆略、气度、魅力。胆略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量。干事业,会遇到重重困难,也就是说干工作碰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有了胆略意识,就会认为,碰到困难是机会,事业的成功是不断克服、战胜困难的结果。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有了胆略就会坚定、冷静,化难为夷。有了胆略,为事业、为大局、为群众,成功了可喜;失败了,是前进中的曲折,为后来者提供了经验教训,也是一种贡献。在胆略面前,允许犯错误,允许有失败,但决不允许碌碌无为,决不允许停步不前。总之,有了胆略意识,遇到困难、挫折、失败以及各种棘手的矛盾和问题,就不推诿、不拖拉、不“踢皮球”,则是发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主观能动姓、“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追求、“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强意志,瞄准目标,埋头苦干,勇往直前,乘胜前进。

三是创新。敢干事与敢于创新是连在一起、结合在一起、触溶在一起的。敢干事只有敢干精神是创不出政绩的,要在敢干中创新,标新立异,异军突起。敢干事没有新的眼光,就难以发现新的事物;没有新的思维,就难以挖掘事物的时代特征和本质特征;没有新的手段,就难以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扬弃旧义,创立新知”,是敢干事的真谛。弃旧需要“胆”,扬新需要“知”。“胆”与“知”的合壁,并非鲁莽与世故的平均值。惟“勇敢而明的”,才是创新者必备的素质。创新在于“创”,贵在于“新”。它不是改头换面的修修补补,而是突破“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在敢干事中创新,就是要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子,攀登别人没有攀登过的巅峰,创造前人没有创造过的业绩。

三、要干成事必须多干事。干成事既要实干,又要讲多干事。讲实干,是一种政治品行;讲多干事,是一种勤政和勤奋的思想觉悟,也是一种良好工作习惯。干成事是一种政绩,多干事是一种特殊贡献。只干成上级交给的份内事,这是责任;在干成事中多干事,自找活干,自找苦吃,当一名“闲不住”的人,多做贡献,这是自我要求的高觉悟、高标准。所以说,在提倡干成事中又倡导多干事。在这里,多干事展现了领导干部三种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