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炮兵阵地(1 / 2)

国家意志 野狼獾 1686 字 10小时前

林淮生很多年前曾经来过这一带一次,这是他参加这次侦察的一个原因,不过当时的小队只有两个人而不是四十人,四十人的队伍自然可以携带更多的侦察设备,但是穿越印军封锁线和印度移民定居点也更困难一些。

一直以来在山南渗透敌后最忌讳的就是印度军队占据的山头制高点和出没不定的巡逻队。喜马拉雅山东麓的山势大多是东西走向,不算太高但是森林茂密,原始森林可以为小股的侦察部队提供足够的掩护,但是在河谷或者山口这样的地方,就必须特别当心印度制高点上的观察哨,所以越过这些无遮蔽的区域必需等到晚上,如果月光皎洁,则必须等到云层将月色遮蔽住。

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避开在山间穿行的巡逻队。由于最近几个月印度已经无力阻止中国的无人机对这一带展开侦察,所以雪狼已经掌握了几条印度军队较固定的巡逻路线,所以小分队可以从容地避开这些路线,或者与他们错开时间进过同一地区。但是林淮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印度巡逻队都有固定的巡逻路线,比如号称山地游击战专家的“印藏边境特种部队”。在这个唬人的名字后面,确实隐藏着一群很难对付的家伙。这群人和那些从英帕尔地区或者本土征召来的普通印度士兵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总是缺乏积极性,最喜欢窝在据点里,即使出动巡逻队也较有规律,总是避免进入危险的森林地带,山洪可能出现的上午时段,他们也不会出现在山谷里。与这些印度士兵相反,由叛乱藏人组成的“印藏边境特种部队”要难缠的多,这一方面得益于这些人在关岛以及科罗拉多受到的正规山地战以及游击战的训练,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好战性格的体现。这些战士善于深入森林行动,而且出没不定。实际上每当印度需要对控制线以北进行渗透,执行诸如窃听电话或者鼓动叛乱任务的时候,所倚重往往是这批人,不但因为这些人英勇善战不大会投降,而且因为他们在语言上也有先天的优势,这支人马对于印度当局来说无疑是非常值得投资的有用力量。经过大约十年的内部争夺,这支部队的指挥权最后从内政部落到了帕斯阿德手里,帕斯阿德用这些人来巩固第一线各据点之间的薄弱部分。现在这些人归辛格指挥。

最近一次与总部联络之后,林淮生得到了一个不算好的消息,情报部门获知印度已经决定将人数不详的“印藏边界特种部队”投入到山区巡逻当中。这无形中增加了“雪狼”行动的难度。这个月份,南亚次大陆的暖风横贯藏南地区,造成这一带每天都会有一到两次短促的降水,这使得隐蔽林间秘密行动的队伍几乎不可能完全不留下脚印,而跟踪与反跟踪必然是顶尖高手之间不容任何失误的巅峰较量。

林淮生以前曾经与这支神秘的部队在森林里遭遇过一次,当时他在墨脱南部丛林里发现了一些对方留下的蛛丝马迹,于是在深山密林间展开周旋,但是最后双方也没能碰面,只知道对方曾经就在离自己很近的区域设过伏。而林淮生第一次看到这些人也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电视上,几年前的第一次孟买危机中,由于印度反恐部队出师不利,国防部急调印藏特种部队到现场,结果不负众望,一举夺取了恐怖分子占据的楼宇,并且有幸被西方摄影师捕捉到一个画面。镜头中一名指挥官正在街角抽烟休息,他的武器颇为特殊,是一支印度很少见的美制m21狙击步枪。而那张脸林淮生也一直记忆犹新,那是一张饱经风霜留着小胡子的康巴人的脸。通过特殊渠道,林淮生得知参战的是这支部队中最精锐的11支队,指挥官叫做洛桑嘉措,40岁。

为了防备万一,林淮生建议王铁川将这支区区四十人的队伍分成几部分,互相协同掩护,由最善于秘密跟踪及反跟踪的战士负责后卫,同时队伍尽量成一字队形,免得暴露出人数。不过一切好像并没有他想象的严重,到了这天入夜的时候,小分队也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林淮生想也许只是一场虚惊,在上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区域内,要碰上也不是那么的容易,不过干这一行,多几个心眼总是没错的。

月上树梢的时候,雪狼出现在印度边防军的一处哨所下面,准备着摸黑渡过山谷里错纳曲河的一条支流。晚上的月亮是一个麻烦,不过雪狼有先进的夜视设备,可以随时盯着山头的印度哨兵,所以并不急着行动。午夜时分山风乍起,暴露在工事外的印度兵果然抵挡不住,躲到另一侧避风去了。王铁川果断命令过河。

第一队迅速趟过河去,没有遇到麻烦,看起来水深和水流很适合快速渡河,紧接着林淮生与王铁川率领的第二队也泅渡过河。也许是动作太大,水声惊动了山头的印军,一个印度兵从碉堡里钻了出来,探头探脑向下张望,不过此时第二队早已经过去了,他什么也没看到。过了一会儿这个家伙又缩进去了。最后,后卫的5名战士也顺利地渡过了这条河。这次侦察中,技术上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很明显印度军队出了探照灯没有任何的夜视设备,在夜间他们根本无法控制广袤的山川地区。

雪狼渡过小河,立即有所发现,走在前面的第一组人员通过夜视设备,看到了山谷里有人员走动,随后又看到了树林里有几个可疑的土坡,很像是某种为炮兵设置的阵地。在原来的地图上,这里并没有任何的目标。于是第一组立即通知队长有所发现,林淮生与队长王铁川赶到时,担任搜索的第一组已经监视了好一会儿,大致已经确定了确实是一个隐蔽的阵地。

“瞧,就在那里。”一名头戴单兵夜视仪的士兵遥手一直。林淮生可以从热释红外电视设备拍摄到的画面上(通过便携式计算机显示),透过细微的温差看出一些名堂。一些炮管从土堆后面伸了出来,周围还有几名哨兵在聊天。

“象一个炮兵阵地。”他说着调整了一下图像锐化,可以初步确认是某种轻型的牵引榴弹炮。

“这里离控制线大约12.5公里,他们在这里部署榴弹炮有些近了,但是也不失为一步险棋。可以从山口向达旺方以北射击,而我们的方向很难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