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兰馨早就已经累得不行了,但眼下,还是咬紧了牙关,努力跟上顾谨的脚步:“顾世子放心,我会跟牢的。”不管怎样,总得尽量不要拖后腿。
等爬到山洞里的时候,谢兰馨便全身无力毫无形象地靠着石壁瘫坐在地上,看着顾谨拿着火把四处熏着,又动手收拢了地上的一些枯枝败叶,在谢兰馨面前点起一个小火堆来。
谢兰馨试图站起来帮忙,顾谨却知道她此时定是累得不行了,并不让她动:“我来就行了,你坐着歇歇吧,给自己揉揉肩,捶捶腿,放松一下。”
“那就有劳顾世子了。”谢兰馨觉得自己精疲力尽,勉强地用手脚稍稍地把周围的枯枝败叶拢了拢就放弃了,不得不承认,自己这时候就显出了一些无能为力。
顾谨笑道:“不过举手之劳,谢世妹实在不必客气。”说着继续用火把照着,在山洞这儿收拢柴火,又仔细检查可有什么危险。
“对了,顾世子怎么会到这儿来,不是听说你在宫门前守卫吗?”谢兰馨看着顾谨忙碌地身影,有些不自在,便找了个话题来问。
“你看到我了?可惜我那会儿却没有留意到你,还是你的丫鬟在哪儿哭说你不见了,我才知道。”顾谨有些惭愧地道,“不然又怎么能叫你被叛军挟裹着出城。”
谢兰馨又惊又喜:“你是说月白吗?她没是吧?其实我并没有看见你,是在路上听到有人说你勇猛,斩杀了他们许多人,才知道你那会儿也在场。”
顾谨听说谢兰馨没看见他,便有几分失落,不过听到后面的话,又欢喜起来:“是吗,他们居然也有人夸我?不骂我是恶魔么?”又告诉谢兰馨:“你那个叫月白的丫鬟受了点轻伤,不过没什么大碍。”说着又看着谢兰馨笑道:“说起来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你家丫鬟哭起来简直就是孟姜女,可以哭倒长城了。”
谢兰馨听顾谨提到了刚才的哭泣,又羞又恼:“我也不过是一时失态,月白也不过是太过担心我罢了。”
顾谨看她在火光映照下羞红的脸颊,又看到她脸上泪痕犹在,颇有些楚楚可怜之态,不由声音柔和了几分:“我不过玩笑一句,妹妹千万别恼。”
“我谢世子救命之恩还来不及呢,又岂敢恼。”谢兰馨转头看向外面,“也不知道这雨何时才能停,几时才能回家。”也不知道家中爹娘可都无恙?
“还说不曾恼呢。”顾谨已经把山洞近处都收罗了一遍,又到外头放了个信号,便在她对面坐了下来,“一会儿他们寻过来,咱们便走,看这雨,也不会下很大,到时候你裹上披风,也就差不多能挡一挡雨,不怕受寒了。”
“嗯。”谢兰馨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顾谨,那一点儿小别扭一下子就消失了,“对了,顾世子,京中现如今情形如何?我们几家可都还好吗?”
“你不必担心,都好着呢。若是不好,我也不能来寻你。”顾谨忙安慰她,又细细地跟她说起京中的事来。
☆、第一百五十八章 前因
却说顾谨把谢兰馨等人送到豫王府,又去拜见了豫王等人,略说了一番他所知道的在夷安公主府发生的诸事,便向豫王辞别。豫王也和知道他记挂靖平王等人,也不挽留,便让他离开了。那时候,豫王府之围还只是呈溃散之势,尚没尽解,顾谨出府,也可说是一路杀出去的。
回到靖平王府,却见府门前如往日一般,门可罗雀,十分清净,便知道这会儿那些人还顾不上素来清静无为的靖平王府,便放心了许多。
问了下人祖父的所在,顾谨便去寻祖父顾守业,到了那儿却见吴王、安郡王都在。
吴王见了他便似笑非笑地问他:“怎么这时候才回来?我还当你陷在夷安那里了呢。”
顾谨便抱怨了:“舅舅既然当我陷在那儿了,怎么也不叫人救我一救?”
“嘿,你陷在那儿难道不得怪自己无能么?”吴王笑道,“或者,该说你重情重义?”
“这么说,夷安长公主府那边的事儿,祖父、舅舅都已经知道了?”顾谨尽管知道吴王消息灵通,但不免也常为他消息之灵通而吃惊。
“是啊,若是等你英雄救美完了再来报信,真是黄花菜都凉了。”吴王说着,看顾谨尴尬的样子,对顾守业道,“舅舅,看来你的孙媳妇是有着落了。”
顾守业笑眯眯地捋着胡须笑道:“这也不错,等这事儿过了,我寻谢学士谈谈。”
安郡王但笑不言。
顾谨也不知道心中这时候是什么滋味,但嘴上便叫嚷:“祖父,舅舅,你们说什么呢?尽开玩笑,眼下要紧的不是夷安长公主那边的事儿吗?”
“那边的事儿有什么要紧的,随他们折腾,反正与咱们不相干。”吴王分外淡定。
“怎么会不相干,城门失火,还殃及池鱼呢。”
“若是犯上门来,自然有他们的苦头吃,眼下咱们不必管他。”吴王说着,抬眼看了顾谨一眼,道,“你在金吾卫中,也不是主官,只管奉命行事就是了,说不准,还可借此立些功劳。”
“功劳不功劳的,于我又有何用?”顾谨有世袭的爵位,根本不在乎这个,“舅舅你是怎么盘算的?”
安郡王在旁劝吴王道:“叔叔对着慎之又何必隐瞒,有什么便说什么吧,也叫慎之心中有数。”
顾谨狂点头:“对啊,舅舅,你就别再遮遮掩掩的了,叫我明明白白的,也免得不小心误了你的事啊。”
吴王轻笑道:“你能误我什么事?”
顾守业爱怜地看看安郡王,又看向顾谨,轻叹了口气道:“你舅舅也不过是想顺水推舟,借机报复罢了。刘家,也算是自取灭亡。”
吴王的目光一下子变得淡漠无比:“刘家人享福也够久了,今番就叫他们家彻底覆灭。”
作为世宗和顾皇后的幼子,吴王曾有过非常幸福的日子,父母慈爱,兄弟孝悌,姐妹友爱,可这一切都在延熹三十一年彻底颠覆:他一母同胞的二哥和五哥都死在乱箭下,母后自缢,四姐病逝,而自己,也落得个不良于行,最可怜莫过侄子和外甥,小小年纪都成了没了父母疼爱护持,一个不过五岁,就要目睹那般惨烈的景象,一个不到满月,就为双亲服丧。
那一年,死了许多人,许多导致这场悲剧的人都死了,可是,唯独刘家人却毫发无伤,不仅毫发无伤,他们还越发飞黄腾达!
这怎么不叫吴王的恨,一日比一日深。
顾谨在上次谢家出事的时候,就发现吴王对刘家的恨意了。那时候,吴王便曾设法叫刘丞相卷入到了那场是非中,不过,那时候,并没有什么证据可证明刘丞相的不法,但那些闹事的举子,弹劾谢安歌的官员的背后,却都隐隐有着刘丞相的影子,却也让皇帝不再那么信任他了。
顾谨意识吴王对刘家的仇恨后,曾问过靖平王原因,因为在他想来,当初那些诋毁怀愍太子、追拿怀愍太子、齐王等以致最终酿成惨案的那些人,都被痛悔不已的世宗尽数杀了个干净,又怎么会有仇人呢?
顾守业便回答他:“世上就有这么一等人,最善见风使舵,隐藏自己。”
刘家和顾家本就不睦。
这个追溯起来,都可以追溯到前朝了。
两家祖籍本在一处,是同乡。不过刘家从文,顾家从武,文武殊途,往来不多,恩怨倒不少,虽没成仇,却从来只是面上亲近。等到前朝覆灭,新朝成立,顾家凭着跟随太、祖出生入死,征战沙场的功劳,被封做了异姓王,而刘家,却见机得晚,连拥立之功都没捞上,不过得个寻常的官职,没能得爵,子孙都得从科举上逐步地爬起来,两家门第一下子就高低相距甚远,不再能相提并论。
本来因着这悬殊的身份差距,两家本该无甚瓜葛了,之前的那些恩恩怨怨也都可过去了,可是,谁能想到,两家反而纠缠得越来越多了呢。
萧家和顾家本就是世交,太’祖为太宗所聘的元配就是顾家的姑娘,只是不是靖平王这一支,算起来,是顾守业的堂姑。太宗与元配顾皇后之间,也是青梅竹马长大,感情也算不错,但顾皇后却只生了一子,而太宗的兄长俱已亡,无有子嗣,唯一的弟弟也体弱,只生了一子,皇家血脉如此稀少,太宗自然也免不了要开枝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