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2 / 2)

长安风流 萧玄武 3812 字 22天前

薛仁贵也无奈的笑道:“慕白,洪泰,不是我不肯收无双做徒儿。一则他年纪还小,看不出根骨。二则,薛某的武艺路子都是自创的,对天赋的要求很特殊。方天画戟这门兵器,如果不是天生神力之人是学不来的。如果勉强来练,非但是练不出什么成就,还有可能伤及自身的。”

“俺呸!”宇文洪泰恼火的啐了一口,“你看俺这宝贝儿子,生得黑乎乎、壮墩墩的,简直就是俺的膜子里刻出来的。怎么可能没力气?”

秦慕白笑得更乐了,说道:“要不等几年再说也行啊,你急什么呢?现在你这儿子都还没断奶呢!”

“哼!”宇文洪泰气恼的翻了几下白眼,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这时,后堂传来一阵嘻嘻大笑之声,远远听着就是高阳公主的声音在叫道——“喂,妍姐!你也太不厚道了!凭什么血莲输了你就问她说真心话,我输了、我输了就要在脸上画花猫呢?”

“那是因为你的脸蛋比较白一点,漂亮一点,画上了更漂亮嘛!”

“……我不干啦!你们合起来欺负我!”

宇文洪泰与薛仁贵听了,又好笑又错谔。秦慕白干咳了两声笑道:“闲着无聊,带她们玩了个小游戏,‘真心话与大冒险’。”

“啥,会比角觝和樗蒲好玩吗?俺看看……”宇文洪泰愣头愣脑的就要往里冲。

薛仁贵一把将他拽住,“说你笨,你还偏就犯驴!”

秦慕白笑道,“你们过来,我还正有些事情跟你们说。去书房。”

三人一同到了书房坐下,秦慕白说道:“我知道,有一件事情下面的人一直在猜测不休议论纷纷。为什么我们平定了吐蕃,都过去这么久了,朝廷那边没有任何动向?”

“是啊!”宇文洪泰快语道,“虽然咱们不巴望升官发财得到什么赏赐,但是,打下了整整一个吐蕃高原,朝廷屁都不对我们放一个。这算是什么道理?”

薛仁贵说道:“我想,可能有几层原因吧。一则,高原平定吐蕃内附,现在朝廷的重心是在安顿百姓收编地盘这些事情上,肯定相当的忙碌。其次,这次我们奏捷与往次不同,我们是收服了人家整整一个国家和民族。现在正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关口,如果朝廷在这时候大肆庆功与褒奖我们这些将军,多少会引起吐蕃人的不满。我听说,吐蕃的前赞普弃宗弄赞到了长安,可是受到了皇帝陛下的礼遇与优待的。陛下封他为‘归仁郡王’,亲赐良田珍宝仆美无数。与他一同归顺大唐前往长安的吐蕃王室与贵族,都得到了赏赐与优待。为了安抚高原民众的人心,陛下与朝廷可是下了大功夫的。因此我认为,现在朝廷是以安抚为重,彰表功勋的事情肯定会往后压一压。”

“呶,还是仁贵有见识。洪泰,你这脑子里尽长肌肉了,什么时候也开一开窍?”秦慕白笑道,“其实还有一层原因。虽然表面上看来,我们关西军打下了吐蕃,已是功德圆满。但实际上,还没有。你们可别忘了,朝廷封我为‘安西大都护’。征服高原,只是我的职责的一部分。现在,苏定方已经去了西域,并且干得不错。但是,我请命朝廷让苏定方代替我完全执掌西域之事,却被拒绝了。那也就是说,我迟早还是会去西域。关西军,还有更多的使命没有完成。”

“那好哇!”宇文洪泰的兴头一下就上来了,“俺趴在床上歇了几个月,骨头里都要长毛了!啥时候动身去西域?”

秦慕白笑了一笑,说道:“别着急,但也快了。逻些一战过我军人困马乏已经透支,现在休养了几个月,差不多都恢复了。战争结束后我只带了本部数万人马回到兰州。最近,陆续有不少兵马,包括以往吐蕃各部族的兵马,都从高原上撤了下来,或回归关内,或回归兰州,或是划分到了诸州县军府之中。李勣在外,现在执掌兵部是房玄龄,他挺照顾我秦某人。昔日噶尔钦陵麾下的数万昆仑铁骑,几乎全部划拨到了我的麾下。现在关西军的人马已经壮大到了整整三十万。由此也可以见得,朝廷仍是希望我关西军继续奋进的。”

“这是好事啊!”薛仁贵与宇文洪泰一同面露喜色。

关西军,现在真正是兵强马壮了。尤其是得到了“昆仑铁骑”,这些兵可都是名符其实的骄兵悍将,战争机器。

“仁贵,洪泰,通知其他兄弟,休养结束,我们又有事干了——即日起众将归位,操练兵马、整军备战!”

第513章 凤翔西野

大明宫,紫兰殿。

今日,李世民在此宴请吐蕃降臣弃宗弄赞等人,联同长孙无忌、房玄龄与褚遂良等一批要臣,尽皆出场。而李世民选派的侍宴皇子,则是魏王李泰。

李泰善属文,长于交际应酬,出席在这样的公众场合颇为得体。

现在,监国期间表现平庸而且被长孙无忌“放弃”了的晋王李治,越来越少出现在公众场合,近乎于被冷藏。李恪远在吐蕃偏远之地,唯独只有李泰常侍皇帝身边,每日入宫朝会,但逢大小场合都有他的身影。因此众臣心中又免不得猜测,是不是至从李泰与长孙无忌联盟之后,他入主东宫的机率又大大增加了?

但是,又没有人能够忽略远在吐蕃的李恪。原因很简单,现在身为座下朋的这一批吐蕃人,都是李恪与秦慕白从高原“请”来的。至大唐开国伊始,立下如此奇功的不外乎三人,打下李唐半壁江山的李世民,南定江南北平突厥的李靖,再就是李恪与秦慕白。

虽然人人皆知,这场战争的胜利跟李恪的关系并不大,但是,谁叫他是皇帝派去的监军呢?论功行赏,这位代帝远征的皇子,功劳就是第一。

因而此时,李恪与秦慕白虽然都没有回朝,但他们在大唐子民与朝廷上的声望与影响力,已是日渐高涨一飞冲天。

虽然李恪仍是留在逻些城,李世民派去了大批的文臣去帮助他处理吐蕃的善后工作。但是,已经回朝的功臣将军,诸如李大亮,李君羡,包括秦慕白的长兄秦通,都得到了极大的升赏。

刚刚回朝不过三五天的开国老将李大亮,升迁为兵部侍郎(仅次于兵部尚书李勣,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兼任左卫大将军宿卫皇城,爵位也由武阳县公升为武国公;李君羡,回朝之后继续执掌百骑监这个极为重要的军事衙门,兼任左监门卫大将军宿卫后宫,整个皇城的一半御林军几乎由他统领,爵位也由县公升为国公。秦通,则是由一名百骑副使直接转为了十六卫大将军之一的右卫大将军,同时也在百骑监兼差。就连没有出征的秦家二男秦斌,因为他两个兄弟的巨大功劳而得到福荫,除了原有的百骑监副令之职,还被调入了中书省担任中书舍人,成为了皇帝的近侍智囊之一,而且加封了侯爵。

除此之外,以上这些人还得到了良田、豪宅、食邑以及金银赏赐无数。

就连这些人,都得到了如此丰厚的奖赏,那么李恪民秦慕白归朝之日,应当如何?

朝臣们都是看多了风云变幻宦海沉浮的。他们猜想,关西军主帅秦慕白回朝之日,必是入主中枢之时。虽然他还很年轻不到三十岁,但是,皇帝当年还十六岁挂帅、二十八岁就登基呢,大唐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少年英雄。李世民,也一贯喜欢大胆启用年轻人——如果秦慕白进入阁部中枢成为宰辅之一,毫无疑问,他将注备足够与长孙无忌抗衡的实力!

如此一来,朝野之上将出现泾渭分明的两个党派,一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老牌派系、文官集团;二是以秦慕白、李勣、李道宗等人为代表,另有房玄龄这个特殊人物加盟的新兴势力、军事集团。

而这两个集团现在也都有了鲜明的旗帜,长孙这一方竖起的旗帜无疑是魏王李泰;而军事集团这一方,除了李恪仿佛也别无选择了。

潜移默化之中,朝廷的核心矛盾终于浮出水面,那就是东宫之争已经正式摆上了台面。原本异军突起一枝独秀的李治,悄然退出了竞争的舞台。而李泰与李恪,再一次站到了前沿。

而这一次,李恪手中已经有了雄厚的资本,足够让他去向李泰叫板!

只不过,现在李恪仍在吐蕃未归,李泰近水楼台,能否先得月,可能就处决于李恪仍然没有归朝的这段日子了。

因此,近段李泰相当活跃。他恐怕也是意识到了危机与时间的紧迫,必须赶在李恪被父皇召回长安之间,将东宫太子之位拿下。

李泰,现在已是志在必得,别无退路与选择;而李恪,仍是一心一意在处理他手头的高原事务,他最得力的臂膀秦慕白,也没有半分异样的举动。

这两位皇子的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吐蕃高原上的硝烟仍未散去,大唐朝廷之上的另一场斗争,却已经剑拔弩张的展开了。

紫兰殿的皇宴上推杯换盏,李泰为首劝酒行令,气氛尚算融洽。李世民允许弃宗弄赞等保留原有的服饰与发冠,并尊重他们的饮食与语言习惯,这些细节都做得比较到位。虽然弃宗弄赞等人免不得有亡国忧愤之心,但得到这样的善待与礼遇,也就无话可说了。

酒宴过半时,李世民起身更衣。到了后堂正遇着太史令李淳风。

太史局负责编修历法,观测天文,测量地理,定期向朝廷汇报气候预测与地震、海啸这些灾难的发生与处理情况。但是李淳风可不是一般的“太史”,李世民从来对他另眼相待。今日他特意等候在紫兰殿外候架,估计也是有重要的事情汇报。于是李世民特意上前问他何事。

李淳风便对李世民说道:“臣近日夜星相,发现,西野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