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金陵(上)(2 / 2)

易鼎 荆柯守 1873 字 18天前

手指拈起一子,轻轻放到一处位置,停在半途,又止住了。

王弘毅眯起眼眸,自言自语:“落在这里,怕是局势难有变吧?”

将此子落在别处,脸上却是面无表情。

这盘棋,的确不好下,无论是黑子或是白子是棋逢对手。

而以棋喻之的天下局面,比这盘残棋不知复杂多少倍!

天时、地利、人和,气运、转机,诸多因素,瞬息万变,仿佛要搅浑春水,让人有些摸不定……望着眼前棋盘一会,王弘毅将棋子打乱,一枚枚的拈入罐中,将棋子收拾起来,他叹了口气,转而走出舱房,步上了船头。

一阵清风吹过,让他有些发闷的头脑顿觉舒服起来。

“快靠岸了吧?”有侍卫行礼,王弘毅开口问着。

“王上,半个时辰内就可靠岸。”此人忙再行一礼,回话说着。

王弘毅抬头看看天色,本来放晴的天气,不知为何再次乌云密布。

这天气如此多变,天下局面更不可稍有放松,否则就可能和这天气一样,顷刻就换个模样。

现在中原腹地基本上下了,郑国公占领洛阳和大半的兖州,来年就可一鼓而下。

现在天下,虽还没有统一,但事实上形成二强一小的格局,郑国公甚至上不了台面了,这就是大势所向。

思考着,舰队已经出现在靠近码头的江面上。

而在这时,码头区戒备森严,大批有资格迎驾的官员已经到位。

燕制官服很是复杂,有十六种,现在也差不多,只是颜色调整了一下,而楚国经过这几年,大体上已经形成完备制度。

特别是印记,王上用玉玺,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用小玺,也是用玉。

公侯和三品以上,用金印,四品到六品用银印,七品到九品都是铜印。

这些不多说,只见五十左右官员,和大批亲军,总计上千,都在静静等候着,虽然从简,但大纛林立,三十龙纛,中间拥戴着御车,这是用四匹白马拉着,显的尊贵。

“虞大人,已到午时,王上的船,为何还不到?”有官员眺望远处江面,略带焦虑的说着。

还有人虽未开口,可同样有些焦虑。

站在官员中间的虞良博不急不缓的说:“这水上行船,快一些,慢一些,又哪里估算的准?傍晚前总到了。”

虽只是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却也让人心安,等待的时候,其实是最难熬,不过对行船的人来说,并无意义。

王弘毅立于船甲上,在临近码头时,看到一群人在静候,龙旗看的清楚。

“王上,是虞大人和礼部迎驾!”有人恭敬说着。

王弘毅点点头,他的眼力甚佳,自同样看到了,想到在外许久,对宫里的人,是有些想念了。

不知离开这些时曰,太后身体可否安康,王后和王子,又是什么景象……这样一想,突然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回去,用一句“归心似箭”也不为过。

上岸,离金陵不远了。

只需乘着马车,走上一段路,就可望见金陵城,正思量之间,大船已靠岸。

顿时鼓乐大作,歌声中钟磐清扬。

群臣看了下去,见甲板上,一人目似点漆,口带着微笑,戴着王上珠冠,穿着冕服,这正是掌握半个天下的王弘毅了。

一瞬间,百官和亲军都伏身行礼,山呼海啸一样:“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喊后,场面鸦雀无声。

王弘毅微笑,说着:“众卿平身。”

“谢王上。”谢礼后,虞良博几个上前。

“王上,臣已为您备好马车,这里非是讲话之所,还请让臣护送您先回王宫。”虞良博在场面话后,直接说着。

王弘毅正有此意,至于徐州事,他们能来这里迎接自己,自会接到徐州大捷的消息。

“徐州之事,诸位卿家已知晓了,明曰议事殿再议吧。”说罢,上了马车。

此地非是久待之地,众人也有心早些赶回去,众人皆乘车的上车,骑马的上马,向着金陵而去。

这时,本就阴沉变了天的天空,开始有雪花飘落下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