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步步紧逼(1 / 2)

大唐 荆柯守 3277 字 11天前

大业十四年三月初三日

沈落雁正在殿上,与杨宣凝说话:“王上,洛阳城中,已经肃清了,连同军中异端,也各有名单,请王上阅之。”

她并没有穿着官服,眸子宛如秋水,配上细长入鬓的秀眉,如玉似雪的肌肤,风资绰约的姿态,确是罕有的美人儿,最难得是她有种高贵气质,使人觉得她身居高位正是合适。

杨宣凝接过,稍一翻阅,就放下,说着:“很好,你这次,与洛阳隋臣联系,逼着杨倓出城降之,省了寡人五万兵,实是大功。”

沈落雁伸手拨弄秀发,让整张使人心迷神醉的脸容露了出来,淡淡的说着:“这是臣等应该有的事情。”

杨宣凝一下子笑了,又叹了一下,说着:“你对隋皇太孙,怎么看?”

沈落雁知道这个话题重大,但是王上所问,又不得不回答,想了想,说着:“王上,杨倓今年才十七,据我所知,的确是天生英才,只是年纪太轻,又无时机,才不战而降,王上有问,臣当尽心而说。”

杨宣凝点头,对杨倓,他只见过一面,但是其人的确年少英才,略皱眉,半响之后,才又问着:“他现在情况怎么样?”

“此人现在居于一宅,一直被臣的锦衣卫监督,前几日,已经转移到厂卫。”沈落雁回答的说着:“不过,臣在外面,还遣了一队观察。”

杨宣凝沉吟:“你看如何处置?”

“如依先朝法度,亡国之君,都是封为公而闲置,不许外出,不许多与外人接触,杨倓非是皇帝,但是也是皇太孙,也可按此减等处置,只是此人年纪虽小,又有英气,无论是落在外人手中,或者得了鱼水,只要稍有机会,就立时能翻起大浪来,王上,隋统一天下,虽然先帝失德,但是文帝励精图治,风评甚高,潜在影响不可小视,如何决断,这是王上之权。”

杨宣凝点头,其实以前,不杀亡国之君的传统还在,但是自刘裕开了头,杀害前朝皇帝皇族后,历朝历代无不以诛杀前朝王族为首要之务。

不过,宋太祖,也还是留下了后周宗室,其实南唐后主李煜,也留下了,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李煜因此非常痛苦郁闷,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其中多有怨望,而被宋太宗毒杀,这其实不关多少政治因素了。

想到宋朝,他不由想起罪名的“雪夜定策”

宋朝建国,北有北汉和契丹,西面有后蜀,南面有南唐、吴越、荆南、湖南、南汉各国,在此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赵匡胤与宰相赵普进行了一场意义重大的对话。

赵普问道:“夜深天冷的,陛下为什么还出来?”

赵匡胤回:“我睡不着呵!一榻之外,都是别人家的天下,所以特地来见见你。”

赵普:“陛下是否觉得自己的天下过于狭小?南征北伐,一统天下,现在是极好的时机,不知陛下在进军方向问题上是怎样考虑的。”

赵匡胤故意说:“我想先攻打北汉国都太原。”

赵普默良久之后,说:“这我就不明白了。”

赵匡胤问:“为什么?”

赵普分析道:“北汉有契丹为后援,攻之有害无利,即使灭亡了北汉,又要独自承担契丹的强大压力,倒不如先保存北汉,以为阻隔契丹的屏蔽,集中力量翦灭南方各国,然后再专力北方。”

和赵普的话,使赵匡胤最后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

而现在自己,其实就是宋朝当年的战略方针,只是自己已经平定了南方,现在目标就是平定蜀中,一旦蜀中平定,就可压制整个天下,可大举北讨了。

比起历史上宋朝,自己的处境要好上许多,想到这里,杨宣凝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已经有了决断,说着:“寡人不杀圣上太孙,就封为安宁侯,照样按制授田,只是不许随意外出,你等和厂卫,联合监督就是了,等十年后,寡人看其情况,再释其足禁。”

沈落雁没有应声,这不应该是她来回答。

杨宣凝若有所思,过了半响,又听得杨宣凝说着:“锦衣卫在外,北方要多用心办来,招揽群雄世家,多要用心办。”

杨宣凝沉默了一会,又说着:“台湾,可曾经派人探察过了?”

“回王上,台湾之地,荒凉之极,臣等派数十人上前,多生疫病,其中有土人,凶悍食人,只是面积甚大。”

沈落雁回答的说着,心中其实不以为然,这台湾,就是三国时夷州,因为杨宣凝命名台湾,所以才叫台湾,在她看来,现在连南方都没有开发,人口不足,何必追求更远的岛屿?

这原理,其实杨宣凝也明白,此时,天下人口不过千万户,四五千万人,开发南方和东北,都可以用上数百年,大举扩张的话,根本是来不及开发。

历史上,唐朝大举扩张版图,但是主体人口根本跟不上,又不得不退了回来,这就是历史教训之一。

只是,杨宣凝对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已经不能容忍了。

五胡入侵,东晋汉族世族,随着西晋的灭亡,要不就被毁灭,要不就南迁,要不就投靠胡人,而以胡人为主体,并且结合汉族世家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就开始形成,共创造出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唐。

其发端就是由鲜卑人建立的西魏朝廷所立的八大柱国。

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有二大特点,第一就是以胡人为主体,又融合汉族中有武力才智者,第二就是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

其实融和无所谓,关键是要汉族融和其它民族,而非胡族融和汉族,经过了隋炀帝的事件,杨宣凝已经认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根本是不可能安分了,他们与突厥生胡藕断丝连,同枝连叶,如果自己本身就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员,说不定还可学李唐一样分化治之,但是自己偏偏又不是,以南统北,这等世家万万不会心甘臣服。

只有千日作贼,哪有千日防贼的?毕竟他们和突厥等胡族联系太紧密,如果仍旧留在了关陇,边上就是胡人,只怕稍有懈怠,立刻可引胡入关。

如果全部杀了,也是一个办法,但是会激起太多的反抗。

杨宣凝,已经决心,趁着统一北方之时,先把死硬抵抗的北方世家全部杀了,连同那些抵抗后不得不投降的,全部流放到台湾去,让他们为了生存开发台湾去,至于投靠派,才可继续委之高官,一起迁到洛阳附近,来彻底解决此事。

当然,现在这事不能说,想了想,杨宣凝就说着:“你这事也有功劳,我会派遣户部,先把一些罪犯派遣去开垦,这以后回得着,恩,你可以退下了。”

等沈落雁退下后,就有人禀告:“王上,兵部侍郎裴矩求见。”

“宣来进来。”

等石之轩进来,就一拜,说声:“王上万福。”

杨宣凝笑着说:“裴卿请起,不知有何要事?”

石之轩一身官服,也许是因为消化了元精的缘故,看上去只有四十来岁的模样,神倩有点疲惫,但是眼神中充满了一种难以测度的光来。

二下目光对看,各生感应。

石之轩说着:“徐世绩传来捷报,已经击破朱粲。”

说着,报捷奏章,呈了上去。